專案執行
協辦「2022臺東大美術館藝術設置」2022南迴藝術季 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陳宣誠副教授 協辦: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林昶戎教授 | 國立臺東女中康毓庭老師 2022 透過辦理「2022臺東大美術館藝術設置」展現臺東縣文化底蘊與自然景觀之豐富性,用藝術結合在地文化、土地與自然,藉由作品使藝術家、居民與訪客能感性的接觸與深度對話,匯集臺東市區藝術設置、海岸線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縱谷線縱谷大地藝術季及南迴線南迴藝術季,用藝術揉合臺東山與海,呈現出本縣在地自然與文化藝術的地方獨特性。本案期盼將臺東打造成一大美術館,經於在地串聯而起的藝術推廣,衍生更上層之社群擾動、擴大加值效益,發掘存在發展價值的未竟之處。 |
|
「2022南島國際美術獎」委託專業服務案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教授 2022 臺東縣政府特於每兩年辦理一次「南島國際美術獎」,召喚藝術家拓展藝術創作之能量,打開世界之心以當代省思與臺東在地特質、山海自然及南島語族的人文脈絡、環境議題、生活記憶等進行多角度國際對話。本活動更具體要求創作者親赴臺東進駐及創作,親身體驗南島語族於臺東的生活風貌,進而使作品與南島精神產生更深刻的呼應,與在地激盪出新美學能量,同時將這能量散播到國際,期待本美術獎成為一個開放平臺,展現世界各地創作者對南島議題的關懷。 |
|
「111年聲音藝術推廣」
計畫主持人: 張溥騰副教授 2022 以此為創作基底,譜出聲音科技藝術的多元樣貌,讓我們聆聽交織在山與海之間的真實聲響。 |
|
「 人間國寶:陳利友妹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展」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教授 2021-2022 陳利友妹女士除了是臺東縣第一位排灣族刺繡工藝保存者、也是第一位人間國寶之外,亦被日本及臺灣學者倚重為人類學研究的報導人。陳利友妹認為,排灣族刺繡有8種技法,想學的人愈來愈少,很擔心會失傳,如果有人願意學,她樂意把技術傳給想學的人。 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學中心過去曾辦2017臺東工藝主題陶藝展「正興陶甕村」、2019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排灣族古琉璃珠的甦醒-傳統文化與新世代的重組」、「2018及2020南島國際美術獎」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本次將規畫「人間國寶陳利友妹傳統刺繡展」持續推動傳統技藝之推廣。 |
|
「 臺東縣卑南鄉賓朗社區發展協會logo設計」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教授 2021-2022 本計由本系畢業優秀設計師游喬迪所承接設計。 |
|
「110年臺東美術館藝術教育推廣」
計畫主持人:柯良志助理教授 2021 本計畫透過臺東縣政府所辦理之「110年臺東美術館藝術教育推廣勞務採購」系列活動為發想,做一系列相關文化藝術推廣,鼓勵民眾能夠在活動期間走出家門,感受「慢生活、慢經濟」在臺東美術館發展出的人文藝術與環境在地連結。 |
|
「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導覽圖與節氣蔬菜園」 平面設計
計畫主持人:柯良志助理教授 2021 臺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區位在初鹿牧場附近的山區,以生物科技發展藥用植物種原培育技術的臺東原生應用植物園,整合了休閒與飲食,打造一藥草植物產業。 |
|
「張志焜書畫作品盤點」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教授 2021 張志焜老師在台東藝術教育上有許多貢獻,在有關台東美術發展的文獻中記載不少。但在其作品資料上,一直沒有完整的脈絡與系統架構整合,期望藉由本次機會,讓已過世近四年的張志焜老師作品,能有清楚的風貌與創作脈絡呈現。 |
|
「110年聲音藝術推廣」
計畫主持人: 張溥騰助理教授 2021 以此為創作基底,譜出聲音科技藝術的多元樣貌,讓我們聆聽交織在山與海之間的真實聲響。 |
|
「Tengilen!聲音在說話--聲音藝術推廣暨科技藝術創作與展演」 計畫主持人: 張溥騰助理教授 2020 「Tengilen!聲音在說話」藝術家透過觀察臺東日常,以山海連結的市民文化為音符,尋找經常被我們大腦忽略的聲音,以此為創作基底,譜出聲音科技藝術的多元樣貌,讓我們聆聽交織在山與海之間的真實聲響。
|
|
「2020南島國際美術獎」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20 臺東縣政府特於每兩年辦理一次「南島國際美術獎」,召喚藝術家拓展藝術創作之能量,打開世界之心以當代省思與臺東在地特質、山海自然及南島語族的人文脈絡、環境議題、生活記憶等進行多角度國際對話。本活動更具體要求創作者親赴臺東進駐及創作,親身體驗南島語族於臺東的生活風貌,進而使作品與南島精神產生更深刻的呼應,與在地激盪出新美學能量,同時將這能量散播到國際,期待本美術獎成為一個開放平臺,展現世界各地創作者對南島議題的關懷。
|
|
「撚阡陌:2020臺東工藝材質復育暨年度策展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20 本計畫將以植物纖維作為材料創新設計先導示範,以在地工藝材料創新應用啟動設計能量。透過去年辦理「2019臺東工藝材質復育暨年度策展計畫」,為整體復興臺東工藝產業,從其原物料種植、取得與處理材料技術進行復育,而今年辦理臺東工藝材質復育計畫透過更詳細的研究內容來展現工藝材質的奇妙之處,且使設計力加值生產、設計等各階段調查形成完整的復育產業計畫。
|
|
|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20 Mountain、Ocean & Sun為品牌象徵,代表著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追求,2017與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進行產學合作,進行牆面美化及視覺設計,將摩斯漢堡之社會企業精神:安心、自然、健康的消費,透過本次合作展現於建築外牆 ,經過三年再度由本中心重新彩繪修復牆面。 |
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排灣族古琉璃珠的甦醒-傳統文化與新世代的重組」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9 計畫目的在讓在地居民認識社區工藝並發展產業,此次以「排灣族琉璃珠」為主軸,本於自主參與及深耕在地之精神,帶領在地居民與年輕世代參與,並累積社區的基礎能量,冀望能激勵創意活力,進而奠定地方產業及觀光發展之基礎。立基在「傳統文化與新世代的重組」的觀點,期望從臺東此一具「原住民傳統文化」特質的地方出發,以「排灣族古琉璃珠」為中介,將其具體的文化觀察、技藝傳承與實踐、社區營造精神等在「太麻里大王村」與「國立臺東大學」的跨域共創過程中落實。 |
|
台東縣原住民文創聚落藝術家駐村創作策展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9 為促進本縣原住民文創聚落優秀新銳設計師之國際交流經驗,藉由具豐富創作經驗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進駐創作與交流,提供本縣原住民文創人才專業領域交流發展之平台,期許在國內外創作者以藝術及文化的交流下,打造屬於台東在地的原住民藝文場域,結合國際與在地豐沛多元的藝術元素滋養台東。
|
|
2019臺東工藝材質復育暨年度策展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9 本計畫將以植物纖維作為材料創新設計先導示範,以在地工藝材料創新應用啟動設計能量。從其原物料種植、取得與處理材料技術進行復育,透過設計力加值生產、設計等各階段調查形成復育產業計畫,形成臺東優質工藝與設計品牌,並做為成果展覽基礎資訊。「凝結的浪」藉以探尋個人在感知的藝術創作及理性的設計規則的彼此碰撞、拉扯與渾沌之下,激發的創作靈感與才能,透過個人直覺去突破路徑的過程,找到生命的出口。而設計與作品,則是在迷途中的探索與思考、感知與理智交融之下的情感表達及呈現,突破了謎團找到了解答。整體展覽呈現從光影、氣流及時間中,感受在空之間的虛實邊界與主客辯證。 |
|
「人文學院」典藏證書及獎牌製作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8 提供客製化服務,結合作品實際圖案應用於獎牌上,將之作為底圖,並且使用合成大理石與K9水晶製作。 |
|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人權藝術教育推廣系列活動」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8 本案配合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揭牌,辦理人權藝術系列活動,擬透過攝影徵集、藝術市集、藝文表演活動與政治受難者現場說明親身經歷等方式,延續並傳承白色 恐怖歷史記憶──除療慰政治受難者與家屬心靈,同時亦向年輕世代傳達前輩們勇於追求理想之精神,鼓勵人們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與人權。 |
|
超能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東分公司初鹿牧場「初鹿牧場彩繪牛圖案設計繪製」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8
|
|
|
「2018南島國際美術獎」藝術家駐村交流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8 臺東縣政府特於每兩年辦理一次「南島國際美術獎」,召喚藝術家拓展藝術創作之能量,打開世界之心以當代省思與臺東在地特質、山海自然及南島語族的人文脈絡、環境議題、生活記憶等進行多角度國際對話。本活動更具體要求創作者親赴臺東進駐及創作,親身體驗南島語族於臺東的生活風貌,進而使作品與南島精神產生更深刻的呼應,與在地激盪出新美學能量,同時將這能量散播到國際,期待本美術獎成為一個開放平臺,展現世界各地創作者對南島議題的關懷。 |
「台東都蘭黃英峰館長之民宿壁畫彩繪」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
|
|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Mountain、Ocean & Sun為品牌象徵,代表著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追求,與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進行產學合作,進行牆面美化及視覺設計,將摩斯漢堡之社會企業精神:安心、自然、健康的消費,透過本次合作展現於建築外牆。 |
「106年臺東美術館10周年慶文創商品」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臺東美術館自2007年12月開館以來,10年的歲月裡舉辦了許多藝術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南島國際美術獎、駐館藝術家交流計畫等,10年來累積的藝術能量,也陪伴著所有朋友在美術館裡留下各色各樣的身影、一同走過漫長的歲月。本中心承接十周年慶杯子及包裝設計。 |
|
「台灣原生藥用植物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包裝及平面設計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設計「輕飛燕微粒膠囊」「纖飛燕微粒膠囊」新款產品包裝及內說明平面設計。 |
|
「東張希望」創作聯展 計畫主持人:林永發教授 偕同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策展人: 陳芊瑑 偕同策展人: 劉奕伶 2017 「東張希望」展出作品蘊含著這群來自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創作者心中的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並企圖以所學闡揚臺東之美,盼望在此共同釀造夢想。本次展出24-36件作品,一人平均2-3件透過不同媒材和圖像傳達的不只是創作者繪畫的創意,作品內容全部以臺東人文風景特色做結合,想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體認這片台灣最後的淨土。 展覽時間:106年6月8日到106年6月18日 |
|
「2017臺東工藝主題陶藝展-正興陶甕村」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自1995年起,臺東縣金峰鄉正興村當地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推動學習傳統技藝,從長輩的記憶中挖掘、復興了傳統的古甕,也透過教學、建立陶藝教室,使當地有了「陶甕的故鄉」名號。老一輩的村民們透過學習製作,傳承了以往的文化記憶,但隨著時間流逝,許多陶藝創作者逐漸凋零,現已少有年輕人具備這項製作技藝了。今年臺東縣政府辦理「2017臺東工藝主題陶藝展-正興陶甕村」,策展團隊深入當地長輩及創作者家中,從床底下、櫥櫃裡、及少為人知的私密空間挖掘出滿是灰塵且幾乎快被遺忘的寶物,讓它們得以重見天日。 本次參展藝術家有:宋林美妹、曾金枝、沙桂花、歐銀花、歐春妃、麥承山、宋賢次、鄭振興、葉秋妹、王昱心,預計展出25件作品,期盼透過作品的展出及創作理念的傳達,使陶甕的新舊意涵及文化體系獲得接續與傳承;讓族人接近祖先的經驗、認識傳統,並提供外界對於多元文化。正興村此時此刻已經不再是「甕的故鄉」,它是一個具有品牌特色的「陶甕村」。 |
|
「潛意識」10人創作聯展 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副教授 2017 透過於校內校外藝廊展演,藉由作品創作拉近與藝術的距離,展現東大特色大學計畫文創創業平台的執行成果。藝術不是深奧的學問,潛意識非深及淺,利用創作表達內心深處情感與幻想,人人都有一顆大腦,卻有不同的情緒與感動,交錯於我們眼神的真情流露,透過藝術創作展現自我。 |
|
|
教育部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東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學校
計畫主持人:林永發教授 2013-2016 臺灣東部最美的是自然的風景,涵養孕育著美的事物、美的人情、美的氛圍、美的創作。期盼此次教育部全力推動的美感教育計畫,孕育美育的種子,讓美成為一股力量進而成為國家與世界接軌的動能。藝術教育是培育國家原創人才、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學習領域;美感教育則提供學習者能覺察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期盼藉由藝術教育使國民擁有審美能力,除藝術課程的學習之外,從日常生活培養美的感受,進而將美實踐於生活,以提升全民美感素養。 |
|
105學年度偏鄉行動美術館計畫
計畫主持人:林永發教授 2016~2017 促進各項競賽優秀成果推廣 |
|
文化部補助東部美術產業設計與經營人才培育計畫計畫主持人:林永發教授 偕同計畫主持人:林昶戎助理教授 「暖東」創作聯展 策展人: 劉奕伶 偕同策展人: 陳芊瑑 2016 在地輔導需要持續的深根與延續,為了培育東部特殊的當代藝術與美術產業,辦理「東部美術產業設計與經營人才培育」,以1. 當代藝術專業人才培育、2. 辦理美術產業設計工坊輔導案、3. 辦理兩岸三地視覺藝術展,結合文化、美學、設計、市場、企劃等專題與專業視覺藝術家師及產業講師實務指導,期望藉此深耕東部新一代兼具美學觀察力及產業設計創作力的新秀,傳承東部特有文化技藝與藝術表現,展現新美術產業生活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