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資訊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出日期:111年1月13日(星期四)至1月27日(星期四)
開幕時間:111年1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時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室
展出緣起 /
文:計畫緣起 ╱ 林昶戎(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兼美產中心
主任)
排灣族傳統刺繡是文化的記憶,也是族人藝術天份的展現。在經歷時代變遷之後,將其美麗而神秘的圖紋強化,連結著背後龐大而深邃的神話信仰、家族組織與集體潛意識,透過刺繡凸顯部落主體文化,重塑傳統的文化體系。在面對全球化資訊快速變遷之際,具有傳統族群特性的文化能否在這樣趨勢下得以保全及承傳?以及在同質化的浪潮下,傳統文化會不會也隨波逐流並消失在浪花之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及檢討的。
台東縣政府長期以來重視原住民文化的傳承、保存與發揚,期望打造台東成為全世界的原民文化首都。本次與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學中心合作,舉辦了「人間國寶:陳利友妹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展」,藉由此展記錄傳統的文化內涵,做為族群文化象徵的共識,讓族人接近祖先的經驗,透過交流讓此文化延續。
陳利友妹於2019年登錄為台東縣傳統工藝排灣族(大王部落)傳統刺繡保存者,認定理由為其自幼學習刺繡與衣飾製作近70年,作品當中集合了各式的刺繡技法及圖紋,體現了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以及不斷的教授及承傳刺繡工藝,是重要的保存者。2021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現場訪查、審議會審議通過登錄及公告為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成為台東首位國家級的刺繡人間國寶。根據登錄及公告記載,陳利友妹不但承襲傳統文化的歷程,更是現今時代原住民族文化由瀕臨斷裂又重新銜接的縮影,實為東排灣地區刺繡及衣飾製作文化脈絡下適當及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
本次透過策展團隊深入陳利友妹的工作室,除了挑選重要的作品,也從工作室中挖掘出陳年寶物,如歷經歲月的古老裁縫機,更有陳利友妹母親所製作的肚兜及短褲,以及相關創作器具,將在這次展覽呈現。
展出者簡介/ 陳利友妹 /
文:劉柳書琴(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經常有人問我,妳的刺繡從哪裡學的?我都會回答:「是媽媽教的啊!在大樹下學的,小時候一直看大人繡啊。」多次以後,我才體會到這群阿姨是太麻里最後一代用手縫、刺繡裝飾衣物的人,也才明白刺繡不只是刺繡。------ 陳利友妹1
陳利友妹為排灣族巴卡羅群人,家族世居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其刺繡技藝來自於母系,編織得自於父系。父親Piya( 利田福),是利里武(Lilevu)Aluguyan 貴族家系Gus 的長男。母親利文里(Vulengan),出身加拉班(Qaljapan) 頭目家族。外曾祖父Tauiyung Mavaliu( 道義勇) 是加拉班社頭目兼臺東廳太麻里總頭目, 頭目家屋是小友妹遊戲的地方, 耳濡目染許多文化的內涵與典故。Tauiyung 的夫人Buzaran, 陳利友妹的外曾祖母, 巴卡羅群安朔部落(Aljungic)頭目的掌上明珠,具有巫師身份,則是緊繫其女性認同的重要人物。
陳利友妹在1950 年代的童年習得十字繡,17 歲時成為太麻里第一位排灣族洋裁師,實務經驗超過六十年。她的人生包含居鄉、離鄉、返鄉,可分為五個階段:一,童年時期(1948-1955):五、六歲開始跟在母親身邊觀摩,十歲已能繡基本紋樣。二,少女學藝時期(1955-1962): 十六歲到台東市參加裁縫研習班,結訓後到高雄當一年學徒,之後返鄉當洋裁助手。三,「臺東─高雄人」時期(1963-1986):隨夫往返台東和高雄工作二十三年,曾在加工出口區工廠擔任裁縫員,這段經歷也為她日後返鄉創業累積了技術資本和都市視野。第四,中年創業期(1986-1991):返回大王村長住,經營雜貨店,並重拾洋裁和刺繡工作。第五,刺繡工藝獲獎、「陳媽媽工作室」受到肯定的時期(1991-):自創的手工繡畫、文創商品受到顧客歡迎,排灣繡畫迭獲大獎,譬如〈美麗的家園〉(2000)、〈待嫁女兒心〉(2001)、〈迎神. 祭祖. 慶豐年〉(2002)、〈慶豐年〉(2003)、〈豐年祭〉(2003)、〈祖靈庇佑排灣三寶〉(2007)等。近二十年,她專注刺繡教學及工藝商品設計,至今工作不輟。
陳利友妹的刺繡工藝,在縫紉機尚未進入部落前習得,較完整地繼承日治末期的刺繡手藝與構思習慣,並傳承頭目、貴族家庭的紋樣。作品靈感來自於部落記憶和神話傳說。其部落記憶上溯外曾祖父母至少四個世代,橫跨清領後期、日治時期迄今,空間以太麻里鄉大王村至鄰鄉部落為主。神話與傳說,譬如從「蛇王子的婚禮」中汲取主題,蛇隱喻守護神,陶壺象徵民族的財富,以此設計圖紋,布置古老、深邃的排灣世界。
她的紋樣揉和實物與抽象圖紋,以快繡和慢繡進行。作品包括訴求實用性的民族風文創商品,以及訴求藝術性的大幅排灣繡畫。除了教學演示的場合,她鮮少繪草圖,但重視靈性的啟發與感受,習慣把祖靈符號作為構圖邊框,再逐步去尋思主題、符號和用色,每次起針時也會在心中默禱。她常用的排灣族傳統刺繡技法有八種:一點繡(si tjenek)、一線繡(si v e ljatj)、一撇繡(sicu lis) 、小牛角繡(lja te ku te kung) 、口繡(lja nga ngalj)、人字繡(zemb wu)、菊花繡(lja ngi)、螃蟹繡(lja ga gang)等。透過基本技法,再靈活變化出各種的人形紋、人頭紋、蛇紋、花紋、雲紋、太陽紋、陶壺紋、蝴蝶紋、獸紋、山水紋……,也從外來文化中吸收幾何紋、纏花紋和宗教性的十字紋等。大型繡畫, 是陳利友妹工藝創作邁向高峰時的新創,使用數公尺長的布幅,以數個月的手工刺繡,完成帶有節慶感、故事性、個人創意的作品。她曾說「我很看重繡畫, 因為它能帶我靠近祖先的世界」。她的繡畫多以對稱鋪排的符號與圖騰,烘托族人生活的各種主題,追懷她心中的童年生活和傳統文化。她常以蝴蝶寄寓純潔、青春之意,以蛇紋的規則性反覆表現排灣文化中的神聖、團結、力量、秩序和守護,在配色方面則奉行母親對她的教導:「配色要像紅藜(djulis)一樣」。除了十字繡之外,她結合裁縫、編織,點綴拼布、鉚釘、鈴鐺、珠繡、仿古錢幣、金屬鍊條等,探尋新的元素、質地和語彙,賦予傳統另類摩登。
陳利友妹的排灣繡畫出現於千禧年,不少人爭相購藏。她謙卑地認為自己受益於排灣族文化復振的累積,以及臺東縣政府和鄉公所的特色營造。活絡的社區場域和民族文化的湧動, 是工藝家的核心資源,催發了她的部落記憶和創作熱情。參與構築東排灣族的文化記憶,樂此不疲,使她的工藝不僅在臺灣文化中有一個位置,也獲得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等國內外館舍邀展、典藏。
陳利友妹以針線密縫,繡出排灣女性從撐持家庭、自我實踐,到傳承部落工藝的精彩弧光。她以刺繡文化再現族群文化的豐富性,其成就受到矚目,在2019 年獲頒臺東縣首座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登錄證書,2021 年9 月25 日接受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人間國寶)授證典禮,是臺東縣第一位同時獲得兩項榮譽者。針路起伏,陳藝師以刺繡的符號,找到了女性說話的媒介,也為排灣族的文化增添當代紋理。
1 劉柳書琴,〈排灣族傳統刺繡工藝保存者陳利友妹女士口述歷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4 卷2 期(2021 年
12 月),頁91-178。
執行單位 /
(1)主辦單位:臺東縣政府
(2)承辦單位: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2)執行單位:臺東美術館、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學中心
|